「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借問酒家何處有?牧童遙指杏花村。」

12_188438_5c88f345b57de3d.jpg

昨天4/4是一年一度清明節,傳統習俗上我們會在這一天掃墓來懷免故人。

掃墓的傳統自唐盛行,至今已一千多年了。

近年來,新科技的出現讓人有種能打破結界的錯覺,變的是手段,沒變的是情感。如此說來,清明節慰藉的是活人。

接下來,來一起看看近年來新科技與傳統習俗的結合:

 


其實清明節利用網路、科技來掃墓的方式已經行之有年

 淘寶網上各種服務

在淘寶上,代人掃墓的商家也詳細列下了具體的服務內容

“不假哭不下跪,15分鐘收費800塊”

“代哭三分鐘,收費100元”

服務者對祭祀儀式的不同,服務的標準也不一而足。

 

除此之外,網上祭祀、二維碼紙錢等新掃墓形式不斷湧現,傳統的掃墓習俗正不斷地趨向於移動化。以網上祭祀為例,它將現實的紀念館與公墓“搬”到電腦上或手機端,方便人們隨時隨地祭奠已逝親人。

接著,來看看今年有什麼特殊的掃墓方式


1.直播

3月31日,有主播在花椒直播平台推出有償的“直播代客掃墓”業務,一名身居國外的孕婦購買了該服務。

據中新網報導,該名孕婦在花椒直播的暱稱為“服部平不平”,她稱自己現在和家人定居國外,而且目前懷孕7個月不便回國。

在直播間和主播溝通了之後,該名孕婦網友最終購買了一個“豪華套餐”服務,請主播代為祭奠去世的父親。

有意思的是,她還囑咐主播一定要將前些天國足1比0戰胜韓國的新聞念給父親聽,因為她的父親生前是一個足球迷。對此,主播保證一定辦到。

 

此外,南京雨花台功德園在國內首推的微信“直播代掃”活動也引發了民眾的廣泛關注。

 

清明代掃墓、燒錢等業務其實早已有之,但現在卻逐漸發展成了代掃墓直播,“買方”通過手機屏幕可以實時觀看掃墓情況。

有網友對此表示反對,認為將清明節與商業化緊緊捆在一起,是對傳統文化和道德觀念的褻瀆。

但也有網友認為這一新方式給現代人生活帶來了更大的方便。

 

從該主播提供的業務來看,代客掃墓項目包含三種不同價位的套餐,分別是:

1.提供鮮花、貢品價值668元的經典套餐;

2.提供誦經、誦讀書信等特色服務,價值1999元的情懷套餐;

3.高達5200元的豪華套餐則在前面兩個套餐基礎上提供代磕頭服務。 

作為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產物,網絡直播是當前最為火爆的風口產業之一。

而將網絡直播與中國傳統的文化習俗掃墓相結合,並將其變成了一種另類的變現方式,確實有些“新奇”。

 

正如大家所公認的,直播的時效性、互動性和真實性是其他平台無可匹及的。

遠在異鄉無法親自掃墓的人可以通過直播平台追思自己的親屬。

有關點認為,全程的掃墓直播能夠讓無法親自掃墓的逝者親屬更“近距離”的做到盡孝。 


2.AR(擴增實境)

AR技術在去年隨著Pokemon Go的火爆受到了各個領域的關注。島國一家墓碑公司便緊隨其熱度開發出了一個名叫Spot message的AR掃墓APP。有了它,和已故親友在TA的墓碑前共酌一壺酒、當面聊聊天已不再是夢。

 

Spot message運用了AR技術和GPS衛星定位技術,原理和Pokemon Go類似。逝者生前先錄製好一段TA視頻,當TA的親友造訪其墓地,他們就能夠通過Spot message看到當時的情景和發生的事。Spot message必須提前設定好觀看地點或觀看人,而觀看人則需要動起來才能正常使用。看到熟悉的臉、聽到熟悉的聲音,“逝者已去,音容猶在”的效果大概莫過於此了。

 

 

在Spot message上,免費用戶可以保存10段視頻,付費500日元即可註冊成為普通會員,儲存視頻最高達30個。

 Spot message廣告影片

 


3.QR Code(二維條碼)

QR Code掃墓始於英國,一位名叫Gil·Tuttiett的婦女在丈夫去世後,將二維碼芯片安裝在丈夫的墓碑上,以音像緬懷丈夫。當這個舶來品傳入我大天朝,立即在這裡找到了生存空間。

 

 

人們除了可以在墓碑上鑲嵌銅製QR Code祭掃牌,還能在相應的網站上為逝者製作QR Code,其內容包括墓誌銘、個人簡介、生平事蹟、紀念照片視頻等等。

親友掃QR Code後,會進入網上紀念牆觀看,也可以上傳圖片及文字來緬懷故人,輕鬆完成指尖祭掃。

不僅如此,在一些平台上製作的QR Code甚至還可以一鍵分享到社交媒體。

 

 

不過,這一新興的掃墓方式同樣招來了不少質疑。

比如QR Code記載著逝者甚至家屬的個人信息,如果所有人都能通過掃QR Code查看信息,是否會導致隱私洩露?

再比如,墓碑會存在很多年,而信息技術日新月異,如果QR Code這種鏈接形式被淘汰了怎麼辦?

因此,把QR Code祭掃牌鑲嵌到墓碑上的做法,目前大多還只是在烈士墓和名人墓園使用。

要想讓大眾的掃墓真正成為“掃”墓,仍是路漫漫其修遠兮。

 


 

現代科技剝奪了很多東西應有的儀式感。

“掃墓是一種表達懷念的儀式感很強的東西,並不是說只要有個人去了就行,親人掃墓當然是本人做才可以。

代人掃墓、代人盡孝除非是極其特殊的情況,否則太不可思議,失去了掃墓作為儀式的基本要求,沒有了對親人的緬懷和對傳統的繼承。”

在清明,無論你選擇回鄉祭祖,還是“心香一瓣”遙寄思念都不重要。重要的,是把傳統習俗孝道傳承下去。

傳統的清明祭掃,通過直播等形式能寄託多少對逝者的哀思或許是值得我們思考的。

隔著手機螢幕與4G網路的清明節,越來越“移動化”的清明節,是否逐漸失去了這個節日本應存在的意義呢?

arrow
arrow

    廣告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